这里是CW(ColorsWorld/CW多棱镜/CW未命名色彩)
作者 | 时七
编辑 | 暮云
亲密关系,亲密の关系
最近介绍亲密关系的书籍有很多,我时常翻着,有些许心得,实操起来却又觉得困难重重。落笔之际又觉得即将吐露的情感太过私人化,遍访好友,都和我说着“写下吧,都在这糟糕透了的父权制下生活,谁的痛苦又比谁的更高贵呢”。
又想起柴静小姐曾说过“真相自有其万钧之力”,我想了想,也许痛苦也是吧。
亲情:被动的亲密关系
我以为我无法理性地下笔这个话题——毕竟我深陷于“亲子关系”的痛苦中,在这十八年里,我与原生家庭的矛盾只在不断地扩大而并未看出缩小的趋势。
一直尝试做到“价值中立”,却总是被“自我”绊了一脚。
我企图通过一些回忆的叙述来探视我的内心,并企图借此寻得一种方法能够减少对于亲子关系的多方(就我而言大多指的是我和我的父亲)的伤害。
我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自幼体弱多病,父亲在我身上花的钱足以“和我的身高一样高”。这是我无法完全彻底割裂关系的经济基础原因,也是我的“同温层”很多朋友的现状。
而且也可能是我出生的原因,我父母之间的争吵越来越多以至于我母亲的家暴更加严重地延及到了我,最后以我和父亲的离家出走为这场闹剧画上了句点——也因为这个原因,我从小便在“你爸爸为你付出了很多,你以后不能辜负他”的话语海洋里长大,而我的心理咨询师后来称之为“道德绑架”。
第一次从心理咨询师口中听到“道德绑架”的时候,我就好像心里什么隐秘而幽暗的角落被挖了出来,活生生怔了很久。那节心理咨询的最后,心理咨询师说“抓住你自己的选择权”、“不要总是忽略掉自己的想法”。
那一刻,我意识到,我私人的痛苦开始和社群伙伴们的痛苦开始发生了共鸣——
可能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生活在愧疚之中,对父亲的愧疚和我自身自我意识的觉醒在不停地搏斗,而我却以为一次又一次地打压自我欲望能够使我的自我意识彻底消亡——我甚至反复想着,如果从来没有觉醒过自我意识多好,然后像一个所谓的“正常的听话的小孩”一样乖乖长大。
朋友笔下的时七——彩虹猫猫
可是什么是正常的呢?是谁在定义正常呢?
以这种“生活顺遂”所开始的出发点,会不会是另一种“好心办坏事”呢?
我回溯我父亲的过去,也不断地看到,在这条路上,他也被不停规训、不断被社会化,然后沦为了父权制的喉舌。
我们所谓的父母、所谓的家长,会不会只是这荒唐的父权制用来控制我们的一双最贴近我们的手呢?
我花了整整半年的时间弄清楚了这其中的因果循环,然后企图共情,妄图改变,但我总算开始“摆烂”。
搞不清楚的,这世界上没有谁能复刻谁的真实感受,能做的只有倾听和陪伴。但如果对方这也不愿做,那何必委屈自己非要去共情对方呢?
照顾自己的情绪已经很累了,没有建立在交流基础上的推己及人,有时候这个过程连自己看的都像是在“自我感动”。
现在我回头看,我看到的更多是同情,因为他们作为长辈、父权制的某些既得利益者,明知自由之路如何艰险,也明明比我们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却因为恐惧背过了身去,甚至用“为你好”的谎言企图拦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旁观者可耻,阻拦者可恶,伪善者可怜。
但身处这无法完全剥离的亲密关系里,我们能做的不过是逐渐拉开主动或被动的距离,真诚地希望这段感情在生命里的占比也会越来越少——
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那些受过的伤流过的泪,都不会轻易愈合,或者说、永远不会愈合。
但那又怎样呢,这个烂透了的父权制社会下,不会愈合的伤口还少吗?
没有谁的伤口比谁的更高贵,所以好好照顾自己,也好好陪伴那些愿意一起相拥的人们。
hug hug
友情:自由的亲密关系
对于亲密关系的理解其实可以适用到方方面面,以下我主要聊一聊友情(母胎solo不聊爱情/允悲)。
说起友情,我的回忆总是连贯而断续的——
连贯的是年龄。
断续的是因为转学、分班、结交孤立而重新结交的不断变化的关系而成。
唯一的共同点是、总是以学校为单位的。
断了学校联系、断了这唯一的半强迫的客观联系,我在读书的时候交的朋友们其实如今也不剩多少了——可能是以“同学”的身份和空间距离建立起来的友谊在我心里本来就单薄如纸,褪去之后也不会再剩下什么了吧。
毕竟这些本来就是半被迫的关系。
毕竟成长的意义,本来就该是能凭借一些自我感受进行关系的调整——能够自主面对可以自己把握伸缩的亲密关系,能处就处,也不是非得分个对错才能调整距离。
再后来读了大学,加入了很多社群、结识了更多的朋友们,能一起分享喜悦真的很幸福,能互相承担相似的痛苦也真的很难得,互相摆烂是真的很舒服,互相倒完苦水、就好像幽暗路上有人可托付——虽然其实大家都不怎么站得稳。
不过无论我们正处于什么关系,我希望我们都能记住,努力维持所有人的关系、注意别人的心情、小心翼翼地说话真的会很累,不如放手。
愿我们都能更爱自己一点,更少陷入情绪的内耗一点。
虽然我从未自己真正学会,但趁我现在清醒的时候多背诵一些老生常谈,也许算作些许空荡的回声——
承认自己正在经历悲伤和痛苦,同时承认自己是值得被爱的,这样的话,“无论遭遇多大的痛苦,人类意外地都能坚持下去。”
所以、祝你们幸福——
至少祝我们平安。
和朋友一起
性爱:自由的亲密关系
关于“性爱分离”的话题,千人千面,均是各人的选择而已。但是这个话题背后的一些制度层面的东西,是我想要聊一聊的话题。
(1)关于性交易合法化
(感谢编辑暮云的交流和帮助!)
“性”话题可以算是东亚文化中的一个禁忌话题,正如前文所说,我坚定地认为性与爱可以分离,性需求是和吃喝拉撒一样正常的需求,因而我认为就“某种大势所趋”来看、性交易会成为一种正常的谋生手段。
而且,只有性交易合法化才能光明正大谈薪资福利、制定行业规范、宣传性病防治与性工作者反歧视。
但,性交易合法化在如今一定是双刃剑,一定要根据国情谨慎考量。
在当下的权利体制中,很难避免家人、恋人等亲密关系对象以及各类权力关系再三要求下的“被自愿”。另一方面,就性交易行业被看到更多的“小姐”群体,由于全社会针对女性的无孔不入的暴力,更多女性陷入了贫困和缺乏劳动保障的困境,“性交易”往往会成为相比之下的“更优选项”——表面是“同意”而实际只是“权衡利弊”。
更可怕的是,与“被迫同意”考研考公相比,最低级的性交易的入门门槛很低,不需要技术甚至主动的劳动,“被迫”的可操作性空间太大,也存在了更多的危险因素。
而对于一部分权衡利弊下选择踏入这个行业的性工作者来说,禁止性工作也无法改善ta们的生活。对于这群人,也绝不是可以一抓了之的。
(2)关于婚姻制度
说完性然后说“爱”。
在确认人与人之间自由组建亲密关系的多样化可能性的前提下,我便先说说看我对于现代环境下“婚姻制度”的看法。
从“丁克家庭”的婚姻双方来看,婚姻不过是一种使得两个人甚至两个家族进行经济联系的制度。而这样前提下的婚姻无疑是脆弱的,甚至完全可以更具体化地拆分为“同居协议”“意定监护协议”等不同领域的合作条例。
自由的生命
而在需要生育下一代的前提下,我认为,现行婚姻制度不过是父权制下强行牵扯进双方家庭的、不断加深固有性别不平等的女性交易制度而已,女性的生育价值被通过“彩礼”从她的父母那里交易到了她的丈夫那里,仅此而已。
因而,第一件需要明确的事情是:“彩礼”应该提供给女方个人,而不应该给予女方家庭。因为按照现代法律,女方哪怕成婚也依旧对自己的父母有着赡养义务,因而将彩礼给予女方家庭已经是落后的习俗。
第二,关于“彩礼”的合理性问题:生理差异导致生育只能由指派性别为女性的人来完成,子宫使用权与怀胎、生育、坐月子期间遭受的生理痛苦和精神压力,很难被不必经受这些的伴侣所分担,因此伴侣为此负担一部分经济支出(即“彩礼”)是必要且合理的。
在农村地区,由于“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被指派性别为男性和女性分别拥有的财产继承权有所不同,因而我认为彩礼的存在还是必要的,它代表着对于被指派性别为女性的继承权的某种弥补;
而在另一方面,对于城市的家庭来说,当代的适婚的女性大多是上一代独生子女政策的受益者,也就是他们是继承了大多数家族资源的,尤其是经济资源的。而且城市与农村不同,城市人口大多需要为高房价买单,结婚更多是愿意找一个能一起为房子买单的人。既然大家都买单了,在这一部分“弥补财产权的不平等的彩礼”可以有所减免。
从生育子女的角度看,在当今社会对于非婚生子的法律保护,还有所欠缺与其相关的一系列教育公平问题、社会道德观念上的尊重问题和法律保护相关的问题都有所欠缺。不过,在目前老龄化严重、人口数量逐步下降的背景下,这个问题应该能够“被迫”地加以解决,进而进一步地增大国家在“抚养”方面所参与的程度,使得婚姻与生育的关系进一步脱钩。
因而我觉得婚姻制度作为一个复杂的交融体,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终将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
后记
这篇文章写的时候就断断续续的,担心回忆会太私人化又担心会显出几分在说教的意图,但总算是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七七八八地表达出来了,很像经常被大学班主任批评的“pyq小作文”,但其实内心更希望的是观念能够被三三四四地传达到。
回头看去,这一路真的有很多遗憾,但感谢我至少在这条路上又遇见了新的朋友们。
永远谦卑,永远体谅,也许会一遍一遍将自己撕裂,但总会有人和你一起重新拼接自我。
希望我能够自我和解。
当然,能陪伴到你们就更好了。
希望我还能存留有和大家分享思想的力量。
也希望大家都能正常打字。
(本文不代表CW立场)
注意啦!
Newsletter需要重新订阅ToT
★无论您于2023年1月之前是否订阅过Revue平台上的CW Newsletter,都请扫描文末二维码重新完成订阅操作(需要爬梯)
☆如扫码不便,请复制链接到浏览器https://colorsworld.substack.com/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